各位书迷,这本小说的节奏感简直绝了!情节发展毫不拖沓,主角的每个决定都牵动着人心,故事紧凑又充满了张力,读起来让人全程高能,根本放不下。
《重生之科技新贵》 作者:奶味小布丁
第1章离别
1990年8月20日,一座村庄的路口。
“爹爹,姆妈,你们就放心吧,路上丢不了!”
“你从小有主意,只是外面不比家里,遇到事情不要逞强好胜,忍一忍,不要和别人发生争执!”
看着年纪只有40岁,却脸上布满皱纹,皮肤黝黑,手指因为常年劳作指甲盖都变形的父亲,叶子书只能耐心的点头。
儿行千里母担忧,看着一旁脸色既兴奋自豪,又掩饰不住担忧,偷偷抹眼泪的母亲,内心坚定的他,言语也有些哽咽。
作为村里有名的“懒汉”,他从小就受到了许多人的闲言碎语。
从小到大,他就没有怎么干过农活,要么就是“睡觉”,要么就是看书,要不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估计他的诨名要传遍十里八乡。
但是父母从来就没有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也从来就没有对他说过半句重话,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他们都没有读过多少书,母亲是文盲,只认识钱币的数字和简单的算术,父亲倒是小学读了两年,但也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
就算是如此,他们依然很明白,想要摆脱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就必须要读书,读很多的书。
在农村一个劳动力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其他家庭能够吃上白米饭时,他们家只能吃稀粥。
唯一的干饭,只有午饭,还要省着点吃,留一些米粒到晚上伴着菜叶、红薯或者萝卜一起煮,当做晚饭。
父母自然不是懒惰的人,反而非常勤快,奈何家里有四个儿女,就算是他们再努力,也只是勉强维持温饱。
叶子书今年刚刚18岁,二弟叶子画只比他小两岁,三妹叶子棋比他小四岁,四妹叶子琴比他小六岁。
三个弟妹在他的教导下,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基本上都是所在年级第一,这是他家借学费比较容易的原因。
这次高考,他以全科满分的成绩,考入到清华大学,而且还是在没有委培单位的情况下,免除所有的学杂费。
不然每年100元的学费,加上生活费和杂费,每年至少需要300元,在这个年代的农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
“如果钱不够用了,一定要给家里说!”母亲摸了摸他的脸,嘱咐道。
“姆妈,我晓得。”
和父母说完话,他看着自己的二弟叶子画,身高仅仅比自己矮半个头,身上穿的是自己之前穿的衣服,右边口袋还打着补丁。
看着二弟一脸骄傲的模样,叶子书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走后,家里兄弟姐妹你最大,要照顾好妹妹,敦促他们学习!”
“哥,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也能够考上大学的!”叶子画拍着自己略显单薄的胸膛,信心满满地说道。
这话他是相信的,只要弟弟妹妹按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学习,考上国内任何一所大学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他怕的就是等他们青春叛逆期的时候,会将心思不用在学习上,所以才让二弟盯着。
虽然二弟比自己小两岁,但是从小到大比自己还要懂事,至少在外人眼里,有着和年纪不相称的成熟。
不仅跟着他学习毫无怨言,同时还帮助父母照顾田地里的活,在村里的名声比他这个当哥哥的要好得多。
每逢别人说起自己的二弟,知情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甚至还要拿他来对比一番。
他不放心的是三妹,已经14岁,马上就要进入到青春叛逆期,特别是女生,在这阶段非常容易分心。
“哥,我呢?”
三妹和四妹,看着他和叶子画说话,也凑到跟前,也想要听听他说的体己话。
看到她们的模样,叶子书重要露出了一丝笑容。
“你们呀,今后要听子画的话,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
说完,左手在三妹还有四妹的头上摸了摸,将她们一大早好不容易打理好的头发,又给弄乱了不少。
“哥,你真讨厌!”三妹看到他将自己的头发弄乱,嗔怪地说道。
对她的反应,叶子书只是笑了笑,14岁的姑娘已经不算小了,也开始爱美起来,而他最快乐的,就是喜欢破坏她“精心”打扮的成果。
“行了,今后哥哥再也不烦你了!”叶子书开玩笑地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叶子棋赶紧说道:“哥,我不是这个意思!”
说完,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一副做错事的样子,脸上还有一层红晕,煞是可爱,这也是他比较喜欢逗弄三妹的原因。
“我知道,你和妹妹在我不在的日子里,可不能偷懒哦!”
说完,叶子书有在叶子棋和叶子琴的脸上捏了下,顿时又引起两位妹妹的一致声讨,将原本的离愁冲淡了不少。
看他和弟妹话说得差不多了,父亲叶庆林说道:“子书,现在时间不早了,再不走就要耽搁时间了!”
“嗯,我晓得!”
说完,他将放在地上,用两只肥料袋装的行李提了起来,然后一前一后担着放在自己的右肩上,回头看了眼自己的父母和弟妹。
开始踩着解放鞋,大步流星地朝着远离村落的方向走去,到了村路尽头,他再次回望父母家人,挥了挥手。
然后再次启程,趁着太阳还不是很毒,赶往县城,在县城里坐渡轮前往武汉。
这个时候还没有修建京九线,并不能直接坐火车前往首都,北上基本上都要先去武汉。
到了武汉,才能够购买在京广线上跑的火车车票,可以一路坐到首都。
如果不出意外,在到达首都之前,需要在路上花费4天3夜,这就是现在的交通状况,出趟远门并不容易。
要不是他是过来人,一个人出这么远的家门,心里肯定是露怯的。
现在不同几十年后,路上其实非常的不太平,甚至出远门的人,手里都会准备点家伙,避免出现意外,有个趁手的东西。
好在这次是去首都,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火车上,只需要看好自己的行李,如果是去广州,他还真有点担忧。
第2章到校
在这个年代,没有出过远门的人,无法想象在路途上的艰难,叶子书光是坐渡轮,就花费了两天一夜。
先是在鄱阳湖朝着湖口方向走,进入到长江,然后在沿着长江北上,向武汉驶去,这个过程中,他基本上全程都是在甲板上。
要不是现在是八月底,天气比较炎热,不然这不是常人能够忍受得住的,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人的情况下。
虽然身上值钱的东西并不多,只有两床薄被子,一床是用来盖的,一床是用来垫的,但是这里面也有价值不高但极为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不是后世,如果录取通知书丢了,很多事情就非常难办,这是不容有失。
加上口袋里从家里带出来的100块钱,如果丢了的话,那就彻底歇菜,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他全程都不敢睡得太死,只能抽空眯一会。
但凡有两个人的话,可以相互照顾,这也是现在农村劳动力出去的主要方式,很少有人单独出门,非常不安全。
到了武汉,结果没有立马买到车票,不得不等待大半天,才好不容易买到车票,但是这时候的绿皮车,做起来也不怎么样。
不仅车内气味非常难闻,而且没有空调,就算是开了车窗透风进来,依然无法阻止汗流不止。
这些都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他还需要提防小偷,能不走动就尽量不走动,一泡尿都要忍受很长时间才去趟厕所。
当他下车的那一刻,贪婪的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仿佛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原本疲惫不堪的身体,获得了一丝喘息。
在BJ火车站下车后,终于和学校接人的队伍联络上,坐上了前往学校的大巴,精神总算是彻底放松下来。
“同学,醒醒,到学校了!”
睡梦中,叶子书感觉有人动他的身体,让他立即回过神来,顿时站了起来,摆出防守的姿势。
可是当看到眼前的情形,汽车上的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着他,其中有理解的,也有不乏看戏的,让他顿时尴尬了起来。
“不好意思,一路过来没有睡好,精神太紧张了!”
他立即像叫醒自己的不知道是学姐还是老师的年约二十多岁的女性道歉,好在对方并没有在意这些,让他长长地松了口气。
“没事,赶紧收拾东西下车吧,汽车还要回去接其他同学过来。”
将随身携带的东西赶紧收拾好之后,下了车,将其他不太重要的行李从汽车行李舱拿了出来,一段艰难旅途总算是结束了。
这个年代,和他一样使用化肥饲料袋装行李的并不少见,偶尔也有使用软布包装行李的同学。
至于像后世那样使用提拉杆箱的,几乎没有,所以他也不怕别人对他“另眼相看”,而且能够考上这所大学的,也不会在意这些外在条件。
看着前世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学校大门上书写的四个大字,他却没有任何激动,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同学,能不能帮我拿点东西?”
听到背后貌似有人喊他,回头看了眼,发现是一位梳着马尾辫,面孔清秀,从打扮来看,是妥妥的城市女孩。
他指了指自己,确认是不是喊自己,因为在他看来,自己都拿这么多的行李了,应该没人找自己帮忙。
只是看到对方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叶子书走过去几步,看了眼她身边的东西,都是日常用品。
“你觉得还有余力帮吗?”
他指了指自己肩上的行李,意思很明显,就是他也爱莫能助。
“不用你花多少力气,只需要搭把手就可以。”
对方有一个搪瓷脸盆,里面放的是一些洗漱用品,还有一个大布袋,里面鼓鼓囊囊,应该是棉被。
重量倒是不重,只是一个人拿起来比较费劲,听她这么说,叶子书只能点了点头。
“行吧!”
听到他同意,女孩子非常的高兴,自己一个人将搪瓷脸盆挎在自己的臂弯里,另一只手拧着大布袋的一角,另一角就交给了叶子书。
就这样,两个人大包小包地拧着东西,来到了新生接待处,这里倒是有些后世的影子,让他仿佛回到了以前他新生入学的样子。
做完登记之后,拿到了分配的寝室钥匙,然后他直接就和女孩子分开,她的行李由接待处的学长帮忙,省了他的麻烦。
别看是全国有名的高等学府,其实宿舍条件真的不怎么样,比他前世住的宿舍差多了。
寝室一共放着四张上下铺,一个宿舍八个人,卫生看上去是被打扫过,倒是没有什么灰尘,不过里面的陈设都比较陈旧。
里面有些闷热,他将东西放下,就将窗户打开,开始将自己的行李拿了出来,选择靠门的下铺作为自己的床位。
铺好床位之后,宿舍陆陆续续地来了其他的舍友,每个舍友都是不同的专业,明显是混住的。
等全部的人到齐之后,免不了要相互介绍,大部分都是18岁左右,能够来清华的,很少有留级复读的。
他倒是没有见到按照年龄排位的现象,就算是前世他上大学,也没有碰过,因为完全都没有必要。
和所有舍友寒暄之后,他就出了宿舍,向人打听邮局的地址,然后来到邮局,准备给家里报平安。
在这边其实是有电话的,奈何家里没有电话,只能通过电报的方式,给家里报平安,避免父母以及弟妹担心。
只是询问之下,一个字两角钱,让他本想多发几个字的他,只能不得不浓缩为四个字:“平安到达”。
拍完电报后,直接在校园里转了转,去了近春园,体会一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惜现在是白天,对此感受不深。
也到了被称为清华园中之园的“水木清华”看了看,却因为已经是9月初,没有了垂柳嫩黄,还是缺了点味道。
在这个过程中,还顺带看了看校园里的功能楼,倒不是仰慕这些建筑,而是纯粹为了认路。
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就花费了他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
肚子已经开始抗议,不得不回到宿舍,看看能不能弄点吃的。
第3章困境
回到宿舍,其他人都没有出去,都在谈天说地,对新生来说,到大学肯定是充满了兴奋,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
特别是当宿舍里面有父母在清华工作的舍友,自然成为宿舍里的焦点,周连鹏就是这样的存在。
看到叶子书出去这么久才回来,周连鹏说道:“我们就等你,大家一起吃个饭,今后就是一个战壕了的兄弟了!”
“那正好,我也饿了,正准备找吃的,你作为地主,有什么推荐的?”叶子书也笑着说道。
“如果是去外面吃的话,东门外面有很多,如果是在校园内,基本上就大同小异。”周连鹏说道。
听到他似乎要到外面去吃,叶子书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原本十张大团结,支付路费等,只剩下不到60块钱。
这是他整个学期的生活费,倒不是他不想多拿,而是家里只能支持到这个地步,剩下的不足,需要他自己筹措。
他倒是有赚钱的想法,但是很多方法并不是立竿见影,在此期间,这些钱需要省着点花,不能浪费了。
宿舍里面也有和他情况差不多的舍友,如果去外面多花个几块钱,肯定也会肉疼很久,所以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于是说道:“吃什么无所谓,只要吃饱就行,最重要的还是大家聚在一起,这才是意义所在。”
他这话说完,来自农村的几位舍友顿时点头,对此表示同意,其他来自城里的舍友,也有跟着点头同意的。
并不是所有城里人也是富豪之家,家里给的生活费也只能说是勉强够用,能够省一点就省一点。
周连鹏看到基本上都是这个意思,顿时也不再纠结,直接招呼大家来到了紫荆园食堂,自己喜欢什么就自己点。
叶子书点了两份素菜,一份有几块肉的荤菜,加上5两饭,结算之后,总共花费了5毛钱,其实已经非常便宜了。
现在猪肉价格是2.3元每斤,这一荤两素,加上米饭,只花费了5毛钱,背后肯定是有政府的补贴。
只是看到这个价格,他还是忧心忡忡,按照这个价格,他手里的60块钱,估计用不到两个月。
因为还要支付其他的一些费用,而一个学期至少四个月,他手里的钱,根本就支撑不到学期结束。
更何况,他也没有打算继续向家里要钱,而是想要自己赚生活费,为家里减轻负担,如果赚更多的话,还想要向家里寄点钱。
当他打完饭菜回到座位之后,发现大家都在聊社团的事情,这个肯定是周连鹏开的头,其他人知道这个的很少。
“我跟你们说,想要有和妹子多接触的机会,就要多参加外语类的社团,其他的院系,基本上都是和尚庙。”
“这就是你报外语专业的原因?”叶子书坐下来,拿起筷子,便问道。
“嘻嘻,我是那样的人吗,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倒是想到其他的院系,可是条件不允许呀。”
周连鹏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丢人的,似乎对这个不太看重,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说完,周连鹏接着说道:“叶子书我倒是不担心,看他的样貌和身高,妥妥的帅哥一枚,肯定会得到很多女生的喜欢。
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追女生还是要主动一些,这样成功的概率高很多,有这方面的困扰,大家可以咨询我!”
听到他这么说,叶子书好奇地问道:“你谈过很多恋爱?”
结果周连鹏大言不惭地说道:“虽然实战经验是欠缺了点,但是理论知识可是丰富得很,加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所以大家放心,有什么拿不定的注意,尽管问我,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好吧,原来是一位理论大师,如果是专业科学知识,理论的作用非常大,但是感情的事,还真不一定就适用。
特别是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人,内心都是比较骄傲的,就算是家境贫寒,也不会影响他们骄傲的心。
加上现在不是后世,女生们还没有那么开放,想要轻而易举地就能追到女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我们学校是僧多粥少,想要减少难度,还是要向外校找找,女生多的大学在HD区这块还是挺多的。”周连鹏最后总结道。
这话倒是比较中肯,作为国内顶尖理工类大学,本来就比较难考,就刷掉了相当一部分女生,再加上专业的原因,男女比例非常的悬殊。
别看周连鹏在大谈特谈男女朋友的事情,其他人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是脸上的不自然也是昭然若揭。
大家都是老实孩子,还没有适应成年人世界的复杂,对男女之事还是处于既向往又隐晦的阶段。
“周连鹏,你在这里的人面肯定比我广,有些事情想要麻烦你!”
叶子书想了想,还是想要看看周连鹏这边的资源,他确实是有许多赚钱的方法,但是对这里却是人生地不熟。
如果当地人面广的人带着,他想要取得成功,将会难上艰难,甚至连门路都找不到,这是他现在最大的困境。
虽然他也不知道周连鹏有没有门路,但是至少也要问问,万一有门路,他也就省却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可是周连鹏听到他的话,并没有满嘴跑火车应承下来,而是问道:“这要看你的事情是什么事了!”
对他的谨慎,叶子书还是非常认可的,这才给人可靠的感觉,如果他都没有听什么事,就拍着胸脯保证,他反而心里要打鼓。
“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事情,就是想要找些音乐制作发行和出版方面的资源,想要制作自己的音乐和出版自己的书籍。
不瞒大家,我这次出门口袋里只剩下不到60块钱,如果赚不到钱的话,兄弟我就要饿肚子了,到时候大家可能要接济一下了。”
他倒是不隐瞒目前自己的窘境,反而光明磊落地说了出来。
反正他是不觉得有多丢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困难,而他目前的困难,就是没钱而已。
第4章搞钱
听到他说要制作自己的音乐,其他七个人顿时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仿佛想要将他看穿一样。
他虽然没有和舍友聊太多,但是从他的穿着,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家庭经济情况。
而且刚才也说了,他口袋里就只有不到60块钱,如果再不赚钱的话,就真的要“乞讨”度日了。
想要出版书籍,大家都是见怪不怪,但凡自认为有点文学才华的,都能够写写文字,更何况他还是清华高材生,水平肯定还是有的。
只是大家没想到,他竟然会音乐,这在他们看来就比较稀奇了,完全看不出来他会音乐的样子。
看到大家都瞪着眼睛看自己,叶子书纵使见惯了风浪,也有点不习惯,特别是那种看稀有动物的表情。
“跟着我村里的老师傅学了点,想着能不能用来赚点钱。”
他不得不编造一个理由,农村会乐器的人并不少,但是能够作曲作词的人,就凤毛麟角了。
但是也不排除有这样的大能,毕竟之前的一些原因,还是有一些人才遗留在农村地区,并不是所有人都回到城里。
“那你现在手里有写的歌曲吗?”周连鹏问道。
他无奈地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在我的脑子里,而且就算是写出来了,也没有乐器演奏呀。”
听到他这话,刚才还神情兴奋的几个人,顿时有点精神萎靡,因为这怎么看都不像是靠谱的样子。
现在国内的音乐形式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港台音乐开始进入内地,唤醒了内地对流行音乐的好奇和渴望。
如果真有人能够写歌,绝对会受到周围人的热情相待,如果不小心写出爆款,那就是妥妥的明星了。
尽管看上去不靠谱,但是周连鹏还是答应道:“我给你找找资源,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提供制作音乐的设备。
至于书籍出版,倒是没有那么麻烦,只要内容质量有保证,这里很多出版社都会欣然接受的。”
“有你这句话就行!”叶子书笑着说道。
其实不管周连鹏有没有找到关系和门路,他都要执行这个计划,因为这是目前他能够想到的比较容易实现的赚钱方法。
现在私营企业的发展还没有后世那么如火如荼,而且私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基本上集中在南方,北方还是非常少的。
自己就算是想要打零工也没有多大的机会,而且这么耗时间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干,而且也没有几个钱。
他要赚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费或者补贴家用的钱,而是想要积累一笔资本,为未来做打算。
在这激动人心的改革大潮面前,如果他只是想要让自己过得稍微舒服点,简直是太没有追求了。
但是想要实现自己胸中的蓝图,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且钱的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除了钱之外,另一项成功的关键就是人才,这也是他为什么要选择来首都上大学的原因,而不是选择离家近的省城。
其实在哪里读书,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面,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学习。
这就涉及到他身上的秘密,他穿越的时候,竟然有一个说不出来历的人才培养系统附身,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知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模拟度达到100%的虚拟实验室,里面各种实验设备应有尽有,让他学习了不少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他没事就睡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睡觉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完成任务或者在虚拟实验室做实验。
前世他除了会听歌之外,不仅不会作词作曲,而且还是五音不全,在音乐方面没有任何天赋。
他现在的音乐知识,其实是跟着人才培养系统学习的,之所以学习,就是因为做音乐比较容易赚钱而已。
不说他本身就有很强的作曲作词水平,就是前世听过的那么多歌曲,抄一些过来就足够他赚得盆满钵满,作为第一桶金的来源,再合适不过。
要不是重生在农村,实在是没有什么资源来赚钱,他也不会安安心心地跟着人才培养系统学习10年之久,直到现在走出来,才有机会一展宏图。
吃完不算丰盛,但还算热闹的晚餐,叶子书找到学校里的小卖铺,买了些纸张,准备开始自己的发财大计。
他现在穷得叮当响,所有的一切都要从简,能够省钱就尽量省钱,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的。
就算是周连鹏找到了门路和关系,该花钱的肯定也要花钱,总不能让别人无偿帮助你,没有这个道理。
所以音乐方面,尽量减少制作成本,减少设备的使用,减少乐器的使用,减少人工成本的使用,才是根本。
而在各方面符合他要求的,估计也只有民谣,一把吉他一个人就能够搞定,也不需要太多的辅助设备。
说道校园民谣,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同桌的你》,没有其他,主要是发行早,且过于简单,甚至也符合他现在的身份。
歌曲中隐含的那种含而不露的情愫,以及较为上口的节奏,非常有利于传播,事实上这首歌也确实表现非常不错。
加上前世高晓松的人设,也不是他所喜欢的,将他最为得意的作品提前发行,看看他肚子里还有多少墨水,能够让他再次掀起风浪。
想到这里,他在纸上默默地将这首歌给写了出来,包括歌词和简谱,将这首歌写完之后,直接交给了周连鹏。
之所以提前写出一首歌,主要是为了给周连鹏增加信心,这会让他更加的有动力来运作此事。
而且有作品在手,周连鹏也更加容易去说服相关人员,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好歌曲专业人士还是能够分辨得出来。
周连鹏拿到歌词和简谱,可惜他对此并不精通,只能看看歌词的水平,可是现代歌词,如果不演唱,很难体会到那里面的意境。
看到他试图理解这首歌,叶子书却是说道:“你把这首歌给专业人士看,他们肯定比你懂得多。”
听他这么说,周连鹏彻底放弃了刚才幼稚的想法,将纸张折起来放到自己的口袋,说道:“有把吉他就好了,让你现场演唱就明白了。”
他倒是想要有把吉他,可惜他连购买吉他的钱都没有,只能做些颅内学问了。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融正配资-股票怎么上杠杆-配资合作网-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