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多,令人惊讶的是,俄军竟然开始大规模转向摩托车装备?从过去对坦克和装甲车的忠诚支持者,到如今准备采购多达20万辆中国制造的摩托车,这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战略调整?
从“鸡肋”到“宠儿”
回顾历史,二战前摩托车曾是军队中极受欢迎的机动装备,但二战结束后,随着重型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兴起,摩托车逐渐被边缘化。直到俄乌冲突爆发初期,双方军队对摩托车的依赖都相当有限。然而,形势骤变,俄军对摩托车的态度出现了大幅度转变,几乎实现了180度的彻底逆转。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深刻体会到,传统的坦克与装甲车在布满地雷和反坦克导弹、无人机密集威胁的环境中,成了极易被击毁的“活靶子”。每辆坦克的造价高达数百万美元,一旦被摧毁,损失不仅是物资,更是士气的沉重打击。
相比之下,摩托车成本极低,不到坦克的1%,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远远超过步兵3公里每小时的缓慢行进速度,机动优势显著。更关键的是,摩托车体积小、噪音低,尤其在夜间作战时具备极佳的隐蔽性和突袭能力,类似游击战术中的“轻骑兵”,以灵活和速度克制重装部队。
根据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2025年7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俄军现已将摩托车视为战场上的宝贵资产。不仅计划采购20万辆中国制造的摩托车,还准备配备3万辆全地形车和1.2万辆越野车。去年,俄军已采购超过4万辆中国摩托车,实战中可靠性达到惊人的98%。
展开剩余81%摩托车战术大变革
此次俄国防部的投入可谓史无前例,不只是大量购车,更从根本上改革军事训练体系。全国超过200个军事训练中心将增设摩托车驾驶场地,这意味着场地规划、设备购置、教官培训等多项工作要全面启动,规模庞大且系统复杂。
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亲自前往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指挥学院及克拉斯诺达尔训练基地督导。他当场下令,必须为军校配备摩托车和全地形车,确保学员们从军校阶段便开始系统掌握现代摩托车战术。别洛乌索夫强调,摩托车战术要纳入正规化教学,不能再依赖临时拼凑,而是要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培养专职摩托车战术教官,体现了俄军对此项改革的高度重视。
训练内容涵盖驾驶基础、战场机动、隐蔽突击、协同作战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学员需学会适应泥泞、碎石、雪地等复杂地形,还要练习在敌方火力威胁下规避和利用地形进行隐蔽行动。
摩托车作战并非单兵行动,而是强调团队协作。一般组成4至6辆摩托车的小组,每辆车配备两名士兵,明确分工:侦察、重火力支援、通讯联络等功能分配清晰。大量协同训练确保小组配合默契。
为配合新战术,俄军在各地训练基地建设了专门的摩托车越野赛道、障碍训练场和夜间训练设施,投入巨大资金。显然,俄军认为这些投资对提升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瓦格纳雇佣兵的“回归”
值得关注的是,瓦格纳雇佣兵组织重新融入俄军训练体系。瓦格纳曾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私人军事力量,经历2023年6月的风波后,许多人以为它已销声匿迹,但战争现实让他们的战术与经验变得不可或缺。
瓦格纳在巴赫穆特战役首创“摩托 温压弹冲锋”战术,战术描述颇为震撼:20辆摩托车组成蜂群,利用夜色或烟雾掩护,快速冲向敌军阵地。每辆摩托车载有携带温压弹、单兵反坦克导弹或重机枪的士兵,一旦靠近目标即跳车展开近战攻击。
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极强,能够造成敌军极大心理压力。想象一下,20辆摩托车如同风暴般呼啸而来,敌军还未来得及反应,已被逼近阵地。摩托车的高机动性使其即便遭遇反击,也能迅速撤退或变换进攻方向。
瓦格纳还创造了多种游击式摩托车战术,利用其机动性进行快速袭扰,重点打击敌方后勤补给线和指挥所,甚至在夜间借助热成像设备实施突袭。这些实战经验对俄军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俄国防部现聘请前瓦格纳成员担任摩托车战术教官,这一安排虽有争议,但从军事实用角度看十分合理。毕竟这些经验是通过实战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值得被正规军吸收和传承。此举也反映出现代战争中正规军与非正规军界限愈发模糊的趋势,任何有效战术和经验都弥足珍贵。
摩托车战术的争议与挑战
不过,摩托车战术也并非万能。支持者认为,摩托车能让步兵机动速度提升三倍以上,配合电子战设备能规避70%的无人机监测和攻击;反对者则指出,摩托车本质上是“肉包铁”,面对狙击手和无人机时极易成为靶子。
有报道称,一支俄军旅在两周内损失了127辆摩托车,在波克罗夫斯克战役短短30分钟内就被击毁72辆,这样的损失率令人震惊,迫使军方不得不重新审视摩托车战术的实际效用。
乌克兰军队也针对俄军摩托车战术制定了专门反制措施。依托无人机、卫星和人工智能系统,乌军实现了战场透明化,俄军摩托车部队一出现即被发现。配合电子战手段瘫痪俄军通讯,使得摩托车部队陷入信息孤岛,行动风险剧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乌军自己也在组建摩托车突击连,这说明双方都认可摩托车在现代战场中的重要作用。关键不在于是否使用摩托车,而是如何更智慧、更有效地运用。
摩托车战术的成功离不开无人机侦察、电子战掩护和空中支援的配合,单凭摩托车冲锋的风险实在太大。然而,若能建立完善的战术体系,摩托车依旧能在特定条件下发挥关键作用。这种轻便、机动、低成本的作战理念,可能预示着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
现代战争的新风向
俄军大规模采购中国摩托车,显示出现代战争的复杂程度远超传统想象。传统重装甲战争理论正遭遇现实挑战,非传统机动战术正逐渐崭露头角。
这种趋势将深刻影响未来军事理论和装备发展,值得全球军事观察者持续关注和研究。
发布于:天津市融正配资-股票怎么上杠杆-配资合作网-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